国家自然博物馆古爬行动物展厅日前迎来21年来的首次升级改造。升级后的展厅将更名为“脊椎动物的崛起”,预计年底前后与观众见面。
工作人员正在撤展。古爬行动物展厅的上一次布展是在2003年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展厅已显得有些落伍。“比如,原先展厅顶部是单一的直接照明,这在当时是非常典型和潮流的设计,如今看来,缺少变化和灵活性,展厅环境氛围也不够考究。”该馆展览策划部主任苗雨雁说,由于展馆布展时间已久,不少展品需要清洁保养;此外,原有展馆的展览内容和化石标本等,已经不能代表古爬行动物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。因此,该馆决定从内部装修布置着手,在不改变建筑基础的前提下,让展览内容、设计风格、观众体验都更符合当下需求。
10月14日闭馆日,施工人员正在展厅里忙碌着。展厅中央,方方正正的大盒子包裹得严严实实,前后分别伸出细细的骨骼。那是之前明星展品马门溪龙的展位。“马门溪龙长达26米,由于其体型庞大,难以整体移出,我们与藏品管理部、地球科学部等经过多次讨论,决定采用部分拆除的方式。”苗雨雁说,经过这么多年的开放式展示,马门溪龙已经有不少污损之处,展品管理部将对拆除部分运至藏品库中进行修复;腰带等部分骨骼原地保留,通过搭建防尘设施进行保护。
展厅升级改造正在进行。除马门溪龙部分骨骼外,展厅内其他展品均已被安全运回藏品库,专业人员正对它们进行检查、修复和清理。
施工现场,新的铁架正在搭起,为未来的展品搭起新家。“改陈升级后,展厅将能容纳更多新展品,预计未来展厅内的化石标本将超过100件。”该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王宝鹏说,新展厅将更名为“脊椎动物的崛起”,从7个部分展示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。展品有新面孔也有旧相识:马门溪龙、永川龙等将在新展厅中保留,另外有3成左右的展品将走出库房,首次与观众见面。
“前期撰写藏品大纲时,我们罗列了厚厚一本书,但由于展厅面积所限,不得不进行一遍遍地删减。”王宝鹏说,最终入选的化石标本大多是脊椎动物发展重要节点的明星化石,不仅有时代代表性,在形态、造型等各方面表现也很突出。新展出的展品中,不少为该馆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。升级后的展厅还将增加形式多样的互动游戏等展项,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数亿年前的古老生命世界。
记者:牛伟坤